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南粵海新廠鳥瞰圖
總投資超2億的海南新廠建成投產,標志著粵海又一12萬噸級的國內最先進的現代化飼料生產工廠正式投入運營,并且填補了粵海在海南地區的生產基地空白,對粵海在海南市場上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海南粵海新廠揭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麥康森,文昌市委常委、副市長袁世英鄭石軒,文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朱敏,文昌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郭勇,文昌市東路鎮書記符國將,文昌市東路鎮鎮長符永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胡超群,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永堅,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田麗霞,海南大學海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永燦,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謝珍玉,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董事徐雪梅,董事蔡許明,董事李學堯,監事會主席梁愛軍,常務副總裁鄭會方,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馮明珍、副總裁高慶德、海南粵海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永進以及相關政府領導,客戶朋友,供應商,媒體等500余人齊聚海南粵海飼料有限公司基地,共同見證了海南粵?缭绞桨l展的神圣時刻。

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董事長、總裁 鄭石軒
投產典禮上,鄭石軒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粵海進駐海南市場,經營特種水產料近30年,在海南本地建設高端大型飼料企業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今天,這個夢想成真了,在文昌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建設了海南粵,F代化工廠,為今后能夠更好地為海南養殖業造福,打下了堅實基礎!
“目前海南粵海生產線是國內最先進的飼料生產線,蝦料、金鯧魚料、羅非魚料、石斑魚料、東星斑料等不論是在外觀質量上,還是營養指標、使用效果上,都是領先于行業的一流產品!
“新廠投產之后,年產能12萬噸,可以滿足海南粵海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也能滿足養殖從業者對高端水產料的需要,我們今年的目標是要做到8.5萬噸。同時,今年是粵海產品的大變革之年,我們要在技術、生產、管理、營銷等各個環節進行深度變革,目的就是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提供更穩定的好產品,實現粵!a品質量領先’的發展戰略!
“海南是海洋性大省,未來在深海養殖領域的發展大有可為,前途不可限量,粵海深度參與到海南漁業蓬勃發展的大浪潮中。今后,許永進總經理帶領下的海南粵海團隊也會更加努力奮斗,服務下沉到一線各個養殖塘口和養殖企業。有塘的地方,有養殖的地方就有我們粵海人的身影,就有我們粵海的高質量產品。我們深信通過我們的努力,粵海與廣大養殖朋友的合作一定能夠更深,更久,更廣泛!编嵤幎麻L說道。

文昌市委常委、副市長 袁世英
文昌市委常委、副市長袁世英指出,“作為水產飼料領域高質量創新發展的典范,粵海發展近30年,在海南有著根深蒂固的基礎,有著廣大的客戶群體,蝦料占有率最高超過了30%,金鯧料超過了60%。水產業是沒有天花板的行業,據悉,粵海還要做東星斑料、石斑料、羅非料、蛙料等品種的第一,做高端料的第一品牌,做廣大養殖戶第一選擇的服務商。我相信,憑借近30年的技術底蘊和發展實力,依托粵海飼料集團強大的平臺,海南粵海公司有這個意愿,更具備這個實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麥康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麥康森在會上表示,“我國飼料工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飼料規模已突破3億噸,水產飼料2500萬噸,水產飼料產量與養殖總量穩居世界第一,養殖效果國際領先,水產飼料尤其是對蝦飼料技術已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特種海水養殖正日趨發展壯大,成為藍色經濟的新亮點,粵海飼料作為特種水產飼料的領軍企業,金鯧魚料、鱸魚料全國銷量第一,對蝦飼料、石斑魚飼料銷量在全國前列;浐o暳贤顿Y2億多元,在這里建成了有2條蝦料線和2條膨化線的現代化新廠,開啟了高品質水產飼料‘粵海智造’的新征程!”

海南粵海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永進
記者:許總您好!今天是海南新廠投產的好日子,能否向大家介紹一下新廠的規模,以及投產之后的初步規劃?
許永進:海南粵海位于文昌市東路鎮約亭工業園區內,總占地面積約合80畝,目前已完成廠區工程一期建筑,包括生活功能區的綜合樓、宿舍樓、食堂,以及生產區的生產車間、原料車間、成品車間、設備間、鍋爐房等。正式投產之后,海南粵海水產飼料年產能將達12萬噸,擁有2條膨化料生產線和2條蝦料生產線,配套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生產系統,其中膨化線每小時生產超15噸料,并內置全自動化散裝倉。
海南粵海的投產運營,填補了粵海飼料集團在海南地區的生產基地空白,實現了“零”的突破,進一步提高蝦料、金鯧魚料和羅非魚料等產品的供應能力,從而大大增強了客戶和公司上下全體員工的信心,有助于提升粵海飼料在海南的市場占有率。2023年,我們海南粵海的飼料產銷量將沖刺8.5萬噸,較上年力爭增長100%。
記者:海南粵海的正式運營,對于集團而言具有哪些戰略性發展定位與意義?
許永進:海南粵海由鄭石軒董事長親自擔任技術總監,并且各個養殖品種的配方師也需要駐廠,對原料采購、配方技術、設備工藝等環節層層把關,嚴格遵循“質量優先,效果優先,品質優先”原則,飼料質量和產能都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再加上我們多年打拼出來的市場和口碑,因此,在水產養殖利潤逐漸趨于微薄的當下,我們將更有信心帶領廣大用戶養殖成功,實現“選擇粵海,選擇成功”的目標。
我們希望把海南粵海打造成整個集團甚至是整個行業的樣板工廠,并且下定決心要把粵海飼料產品做到“質量穩定,效果領先,品質如一”,為行業做出表率,引領全行業對飼料品質的重視,共同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記者:您如何看待海南水產行業的現狀及未來?海南粵海將聚焦哪些區域市場或養殖品種?
許永進:近年來,海南水產養殖業遇到了極大的瓶頸,先從蝦料開始談起,原本蝦料一直是海南的主打品種,這幾年卻受環保政策、自貿港建設及病害高發影響,養殖效益低下,養殖規模持續減少,去年海南蝦料市場容量掉到5萬噸以下;在金鯧魚料板塊,市場容量也從十年前的約12萬噸銳減到4萬多噸,原因在于經常受到小瓜蟲、指環蟲等病害以及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部分養殖戶常年虧損后資金缺乏;在羅非魚料板塊,去年魚價長時間低于養殖成本線,導致養殖戶投苗積極性銳減,預估今年總體市場容量在30萬噸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對于金鯧魚而言,有兩大利好消息:一是兩會過后,我國將大力發展海南水產養殖業,尤其是重視海洋牧場的開發建設;二是海南粵海也將選擇一批優質客戶進行深入合作,為他們提供充足的飼料,讓他們可以繼續養殖,創造效益。此外,我們今年會著重發力東星斑、羅非魚、蛙料等品種,而在石斑魚、金鯧魚、對蝦等市場將繼續深耕。
記者:目前,海南粵海的銷售及服務團隊構建如何?又是怎樣做到服務下沉的?
許永進:海南粵海團隊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目前不管是在人才儲備數量上,還是在人員專業水平及從業經驗上,都是非常充分且優秀的。這兩年,我們采取“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大幅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工作職責分配上有所優化,讓區域經理跟進服務老客戶,把一線業務員真正釋放出來,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服務轉化和市場開發。
記者:未來兩三年,海南粵海的發展規劃和銷售目標是什么?
許永進:未來兩三年,海南粵海致力于打造行業高端高品質飼料的標桿,力爭做到每個品種市場的行業前列,同時繼續完成海南粵海二期工程項目的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