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awgvo"></menuitem>
      <ins id="awgvo"><th id="awgvo"><var id="awgvo"></var></th></ins>
    1. <tr id="awgvo"></tr>
    2. <tr id="awgvo"><track id="awgvo"></track></tr>
    3. 首頁 | 水產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技術 | 對蝦網 | 會議展會 | 水產視頻 | 水產論壇

      企業推廣

      • 資訊
      • 技術
      • 產品
      • 企業
      • 招聘

      搜魚高級搜索對蝦  羅非魚  金鯧魚  草魚  石斑  泥鰍  黃鱔  海參  小龍蝦  鰻魚  大閘蟹  

      中國水產論壇
      當前位置:首頁 > 水產新聞 > 國內新聞 > 綜合新聞 > 正文

      助力“雙碳”目標落地,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呼吁:構建我國淡水碳匯漁業體系!

      發布時間:2023/3/9 11:38:12  來源:  編輯:黃正麗  我來說兩句我來說兩句(0)
      旺旺好漁資電商平臺
      核心提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構建我國淡水碳匯漁業體系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針對構建我國淡水碳匯漁業體系提出了相關建議,并表示,發展碳匯漁業,推動淡水漁業減排,將有利于我國淡水漁業可持續發展,助力“雙碳”目標落地。





      劉漢元代表表示,目前,低碳經濟主要通過降低能耗、減少碳排放、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方式,以及利用工業和生物手段捕捉、固定并儲存溫室氣體。其中,生物固碳具有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發展潛力大等優勢。在生物固碳中,碳匯漁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碳匯漁業是指通過漁業生產活動促進水生生物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過收獲水產品把碳移出水體的過程和機制,具有面積廣、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能力強等特點,也被稱為“可移出的碳匯”。碳匯漁業能夠充分發揮碳匯功能,直接或間接吸收并固碳,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強化碳匯漁業的研究與推廣,對加快我國“雙碳”目標落地,助力全球氣候治理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相較于海洋碳匯較快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淡水碳匯漁業發展略顯滯后。淡水碳匯漁業包括捕撈和水產養殖,需要依靠湖泊、河流、水庫和池塘等水域資源,不但可以通過漁獲移出碳,還可以沉積碳,也可以通過水流將一部分碳帶入海洋中。



      水生生物在淡水環境生長、發育的同時也在持續進行固碳,貝類的貝殼、蝦蟹類的甲殼和魚類的骨骼在生長過程中都起到了礦化固碳作用;藻類固碳是利用微生物光合作用將大量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質的過程,具有碳沉積速率快的特點。近年來,我國淡水水產品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逐年提升,2021年達到3303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成為全球淡水漁業碳匯的重要區域。 



      劉漢元代表表示,研究顯示,我國養殖的大部分淡水魚類碳含量占干重的比例超過50%,最高可達到64.89%,淡水蝦類在43%左右,貝類在40%左右,通過收獲淡水水產品可有效移出大量的碳。根據相關機構粗略估算,2020年我國淡水漁業移出的碳為235萬噸,沉淀的碳為329萬噸。從近五年漁業年鑒看,我國養殖量最大的依舊為草魚、鯉魚、鯽魚等食物鏈較長的水產品,而低營養級、養殖食物鏈短的水產品占比較低。2021年,我國淡水養殖總量為3131.3萬噸,其中具有很好碳匯功能的淡水濾食性魚類、貝類及蝦蟹類養殖總量為1192.2萬噸,僅占到總養殖量的38%。



      相較于直接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通過設施化、規;B殖,淡水漁業可以減少更多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排放。根據相關機構估算,全球淡水漁業每年的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量分別為604萬噸和3.67萬噸,我國占其中的70%。通過設施化、規;脑焐,淡水漁業養殖可減少魚塘換水次數,也不用清淤,魚類排泄物回收變成有機肥,養殖過程中甲烷接近零排放。如將我國淡水漁業全部進行設施化、規;脑,預計每年可以減少甲烷排放400多萬噸,折算成碳減排達1.1億噸。



      劉漢元代表認為,大力發展并加強淡水碳匯漁業相關研究,推動淡水漁業減排,是實現我國淡水漁業可持續發展,助力“雙碳”目標落地的重要舉措。




      對此,今年兩會他有三點建議:


      一是建立淡水漁業碳匯強度計量標準及監測體系。



      二是開展淡水碳匯漁業技術研究與推廣。



      三是強化對淡水養殖品種的選擇。此外,建議加強對新的低排放養殖品種的選育力度,提高可循環及再生性飼料原料的利用率,如藻類蛋白在飼料中的應用。
      編輯:黃正麗 訪問人次:1708 關鍵字:淡水碳匯漁業,  >> 更多資訊進入水產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發表評論
      用戶昵稱:

      評論內容:
      滑動完成驗證:
       

      品牌推廣

      咨詢:0779-2029779

      第十七屆農聘中國水產人才網絡招聘會

      農聘-水產人才網

      獵弧英雄

      蝦青素

      強肝

      手機版水產門戶網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水產前沿廣告

      海洋與漁業

      圖文推薦

      更多

      最新綜合新聞

      更多

      紅法活體蝦青素

      今日要聞

      更多

      熱點推薦

      更多

      關于我們 | 企業推廣

      會員服務 | 網站動態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付款方式 | 網站地圖

      服務專線:0779-2029779

      傳  真:0779-2030003

      郵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響力的水產網站--水產門戶網

      廣西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桂ICP備110017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桂B2-20050073

      X

      中國水產門戶網微信平臺

      返回頂部
      暖暖中文HD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茄子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欧美大肥婆BBBWW

        <menuitem id="awgvo"></menuitem>
          <ins id="awgvo"><th id="awgvo"><var id="awgvo"></var></th></ins>
        1. <tr id="awgvo"></tr>
        2. <tr id="awgvo"><track id="awgvo"></track></tr>
        3.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